|
|||
英國 PMC prophecy 1 書架式揚聲器,頻率響應:50 Hz ~ 20,000 Hz( -3 dB ) / 靈敏度:85.0 dB / 有效傳輸線長度:1.79 公尺 / 阻抗:6 Ω,兩音路兩單體,每支重量 10.3 公斤,產地:英國,定價:129,000 元( 一對 ) ,共有胡桃木、地中海橡木與胡桃木染黑三種外觀供用家選購。 |
|||
PMC prophecy 1 終於入駐南方...
哇,PMC 最新 prophecy ( 先知 )系列唯一一對書架式揚聲器 prophecy 1 終於入駐南方,不過要拍張 prophecy 1 的相片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您知道為什麼嗎? |
|||
|
|||
最近高雄幾乎天天下雨,器材無法搬到外頭用自然光來拍照,所以上圖便是 PMC prophecy 1 書架式揚聲器在南方的實拍( 咦!怎有人目光放在後面右側那對大傢伙上?...,..., 別急,那對不好搞,再給我幾週的時間相處,到時網頁再補上...)。 |
|||
PMC prophecy 1 終於入駐南方...
自從今年( 2025 年 ) 3 月 PMC 在台北發表最新 prophecy 系列揚聲器後,南方發現...PMC 用在 prophecy 上各式黑科技真打中許多音響迷們的心,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四月高雄音響展南方展房的來賓總是絡繹不絕,不過依往例...搶先發表是一回事,實際到貨又是另一回事( 就全球搶貨啊 ),儘管南方在第一時間搶到一對 prophecy 9 展示,但第一對 propgecy 1 等了許久才抵達南方,然後甫拆箱就被等候多時的客戶搶走,接著一樣的事又重演兩次,嗯,現在南方好不容易盼到一對來陳列,嗯,沒想到要好好拍張相片竟如此不易,哈。 |
|||
|
|||
上圖是 PMC 官網提供給我們的 prophecy 1 之定裝照,瞧,外觀有型 & 比例良好,其實 prophecy 1 最厲害的是她的聲音表現,真的讓人驚艷呢! |
|||
我對 prophecy 1 第一個質疑是...
身為一個稱職的經銷商,在 PMC prophecy 1 正式送達南方前...多做功課是必需的,於是我早早上網研讀 PMC 原廠手冊,有一個問題我始終搞不清楚,那便是 --- 依 PMC 長期以來的策略,家用系列揚聲器入門款一定是兩音路兩單體的書架式揚聲器,然後在此設計為基礎之下會同時推出一款相同單體架構的落地型揚聲器( 例如之前書架式 twenty5 21i 與落地型 twent5 23i,還有書架式 twenty5 22i 與落地型 twent5 24i 皆依循此架構 ),不過由於書架式與落地型揚聲器箱體高度之差異,書架式所擁有的有效低頻傳輸線長度肯定短於落式型( 舉例好了,書架式的 twenty5 21i 有效低頻傳輸線長度為 1.72 公尺,落地型的 twent5 23i 則為 2.4 公尺 ),不過這個經驗法則並不適用於新的 prophecy 系列身上,因為書架式的 prophecy 1 有效低頻傳輸線長度為 1.79 公尺,但使用相同單體配置的落地型 prophecy 5 的有效低頻傳輸線長度亦為 1.79 公尺,這一定有問題啊( 然後瑩聲國際印的 DM 也如此標記 ),於是我抱著看好戲的態度打電話給代理商施董( 瞧,被我抓包了喔...),只見施董不慌不忙傳了張圖給我,然後就不用然後了...,來,請見下圖 --- |
|||
|
|||
瞧,上圖左為書架式的 prophecy 1箱體內的先進低頻傳輸線,圖右為落地型 prophecy 5 之先進低頻傳輸線,原來 PMC 想盡辦法在 prophecy 1 有限的箱體內建構了幾個彎,因此能造就出和落地型的 prophecy 5 有相同長度的低頻傳輸線...,好啦,我知道有人會質疑...這麼多轉彎...那麼 prophecy 1 的低頻肯定會很拖很不乾淨吧?嗯,在還沒有實際收到 prophecy 1 之前我真有如此擔憂....,但當我收到實體,開箱試聽後卻完全沒有什麼低音會拖低音不乾淨的感覺( 我還故意放那種低音很肥的錄音來聽 ),這不科學啊...,後來拿 prophecy 5 來反覆比較,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 原來 PMC 並沒有對 prophecy 1 投射太多貪心,書架式的她低頻下限為 50 Hz,而落地式的 prophecy 5 低頻下限則為 40 Hz,因此兩者雖然有著相同長度的低頻傳輸線,但箱體結構與傳輸線路徑之不同,兩者低頻下潛程度還是有差,嗯,不瘋狂一昧追求不健康的數字,我想這也是 prophecy 1 低頻合理、自然且好聽的關鍵吧! |
|||
我對 prophecy 1 第二個質疑是...
緊接著我還有第二個質疑,那便是 --- PMC prophecy 1 的體積為 16.5 公分寬 * 40.0 公分高 * 26.0 公分深 看似不大的箱體卻重達 10.3 公斤( 先前 twenty5i 系列最入門的 twenty5 21i 的寬高深為 16.2 * 34.0 * 28.4 公分,重量為 6.0 公斤/ 每支 ),由於揚聲器箱體內有著低頻傳輸線補強結構,因此 PMC 他家的揚聲器從來不走"君子不重則不威"的路線,怎到了 prophecy 1 就給他既重且威了起來呢? |
|||
![]() |
![]() |
||
上圖便是 PMC prophecy 1 箱體側面及背面的實拍,下方那塊重重的黑色鋁塊便是 prophecy 1 的 Laminair X 之先進低頻傳輸線出口底座,天知道 PMC為此付出多少心血才取得如今的成果...。 |
|||
哈,這個疑問等到 prophecy 1 到貨,沒有問代理商,我一搬就知道答案...( 天啊,兩支 prophecy 1 裝在一個大紙箱內,紙箱內的防撞材料又是環保的厚紙板...),那個重量都集中在箱底啊,將揚聲器取出上架拍照( 請見上圖 ),答案非常明顯了吧 --- 原來是 PMC 為 prophecy 系列設計的,由一整塊有九個通道構成的低音傳輸線鋁質底座在重 ,透過這個設計,源自低頻傳輸線的極低頻會由鋁塊後方被拆解,然後順順地被送出揚聲器( 請見下圖右 ),依原廠說法,這個新的低頻傳輸線出口先經過電腦模擬,接著他們實際做出多種實體樣本,經不斷檢測及修正,終於成為如今的樣貌,並命名為 Laminair X,是很棒很實用的設計,同樣跨了一大步...。 【要知道更多 Laminair X 的細節,《請按這兒》 】 |
|||
![]() |
![]() |
||
我對 prophecy 1 第三個質疑是...
由於南方早早引進三音色四單體的 prophecy 9 落地型揚聲器,自然習慣且知曉揚聲器前障版上那片黑色、非常搶眼、號稱全新設計、用來強化單體垂直與水平擴散性的導波器( PMC 將其命名為 n - compass )之美好及重要性( 請見上圖左,欲知更多細節《請按這兒》),但此設計裝在 prophecy 1 身上是否能取得同樣令人驚豔的效果?在收到實品前...我還真沒把握。
其實 prophecy 1 全身上下充滿新意...,首先,PMC 為其量身訂置了一顆 26 mm 外有金屬擴散網,裡面灌注磁冷卻液的高音單體,另選用一顆長衝程、同時具極輕極硬特性的礦物錐盆低音單體,然後將此二單體安置在一塊黑色導波器上,依 PMC 的說法,這片導波器的技術是一個集合體,需同時考慮到高音及低音單體工作特性、同時開發專屬擴散罩( 即突出的網狀擴散罩 ),並輔以類似短號角的導波器),PMC 希望以此設計強化揚聲器的擴散性,讓音響的"皇帝位"將不再是一個窄窄的區塊,而是可以有更寬闊的聆賞區間,為此 PMC 特別做了一個圖示,下圖左為一般設計單體的擴散性,下圖右則是使用 n-compass 技術後,揚聲器單體得以有更佳的擴散性表現,關於這點,我只能耳聽為憑,不過先透露一下,我對 propgecy 1 的表現可是滿意到不行喔!【依 PMC 提供的數據,這款 prophecy 1 揚聲器的水平指向有 80 度,垂直指向更達 90 度,這是很棒的成就 ...。】 |
|||
|
|||
實聽 PMC prophecy 1 書架式揚聲器...
依廠手冊顯示,prophecy 1 的靈敏度為 85.0 dB( 1 watt 1 Meter ),是所有 prophecy 系列揚聲器中靈敏度最低的( prophecy 5 的靈敏度為 87.0 dB,prophecy 7 為 88.0 dB,旗艦 prophecy 9 更高達 91.5 dB ),顯然這是箱體容積有限所造成的,為好好捻捻 prophecy 1 到底好不好驅動,我列出包括 谷津 DA&T K - 221、英國 cyrus classic AMP 及德國 AVM CS 30.3 等三款綜合擴大器來與之搭配,由於這三款擴大器都有數位輸入的功能,我決定統一使用甫引進台灣的義大利 VOLUMIO 之 Primo 串流播放器為訊源,播放南方自行從 LP 轉成 24 bit 176.4 kHz 的數位音檔( 先說,這款 Primo 的外觀還真漂亮,APP 也好用,光看她第一眼...許多"外貌協會"的音響迷肯定無力抵抗,真的 )來試聽...。 |
|||
承認自己不懂,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
其實我對日本三盲鼠的錄音並不陌生( 畢竟從 CD 時代開始,她家錄音就像傳奇一樣珍貴 ),之前也收了幾張她家的黑膠唱片,但我始終無法像聽古典音樂般整天聽爵士樂( 好了,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就古典耳啊 )...;日本三盲鼠唱片( Three Blind Mice, 縮寫為 TBM )創立於 1970 年 6 月,該公司推廣日本爵士樂演奏家不遺餘力,由於她家錄音有獨特美學( 那個空氣感、空間感、顆粒感還有低頻的彈跳等 ),因此深受爵士樂迷和音響迷的喜愛,迄今已有百餘張專輯的發行。
最近我買到一張 TBM 新發行的復刻黑膠唱片 --- 《綠袖子( Greensleeves )》,本片錄製於 1978 年( 錄音地點為東京 ),由日本電子風琴演奏家 Yuri Tashiro 女士搭檔 Shoji Yokouchi 三重奏共同演奏,先說,別問我音樂內容,我只會告訴您...音樂非常好聽,錄音極佳,動態與細節皆一流也,反正我唱針一放一下子便將這張黑膠聽完,特別是 B 面最後一首《你的手錶慢了十分鐘( Your Watch is Ten Minutes Slow )》真是深得吾心的好演奏好錄音,吉他、Bass、爵士鼓和電子風琴彼此配合得很自在,音樂就在幾樣樂器間彼此穿梭,我發現用 prophecy 1 聽本片,其低頻下潛的很自然,加上寬鬆音場,讓我毫無提防地將這張唱片一下子給聽完( 為何要有防備?此時我的注意力應該放在"評器材"而非"享音樂"不是嗎...,怎奈我竟一下破防...),相信我,這對系統而言是很高的讚美...。 |
|||
|
|
||
為了進一步摸清 prophecy 1 的脾胃,我認真地在南方一次開三台擴大器,每聽一首便進行數位線及喇叭線不斷抽拔的遊戲,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 我以為 prophecy 1 應該多少會表現出挑擴大器的癖性,但實際聽起來...DA&T K-221 便已能輕鬆駕馭 prophecy 1,音場堅定,細節交代清楚...;當擴大器換成 cyrus classic AMP,嗯,音色濃了一些,音色聽起來更有感染力,而且完全不會有驅動力不足...那種音場不夠堅定的感覺;至於德國 AVM CS 30.3,為了公平起見,儘管他本身已內建串流播放器的功能,我仍跳過這些功能,和前兩者一樣,提供來自 VOLUMIO Primo 的同軸數位訊號供其使用...,嗯,AVM 還真貴得有道理,除了有良好的控制力外,AVM 真將 CS 30.3 的聲音調的有高級機之走向,有更多的空間感及更華美的音色,好啦,聽過這麼一輪至少證明 PMC prophecy 1 對擴大器友善,並總能直覺地反映出前端器材的風格及品味,這真是我喜歡的揚聲器類型啊! |
|||
![]() |
![]() |
||
上圖為 PMC peophecy 1 鋁質底座的正面及反片照,從正面照可以看出 --- PMC 在揚聲器箱體與鋁質底座之間以一塊厚厚的軟木塞版作為介質,這種材料 PMC 已經用很久了,是很棒的緩衝材料,耐用,並可有效降低箱體震動,對聲音的穩定及音場之開闊度有很大的助益。 |
|||
音樂一直是人們堅定的陪伴...
之前高雄廣播電台邀請了一位多次贏得廣播金鐘獎的主持人來為我們這群音樂主持人充電,這位口條清晰發音優美的小姐一直強調廣播節目對聽眾有著陪伴的功用,讓人們不會感到孤單...( 這點我還真沒想過,聽完她的說法後我自己默默緩緩思索,還真是這樣啊...),其實當我獨自一人在南方時,音樂正是最佳陪伴啊!
要了解一個器材的實力,聆聽,長時間的聆聽,各式器材搭配的聆聽,各種不同音樂型式的聆聽是必要的...,於是這段時間我很認真讓 prophecy 1 成為我在南方的陪伴主力,然後就不斷地更換音樂型式,一直給她聽下去...,剛剛翻了一下最近聽完的唱片,有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全集、楊納捷克的弦樂四重奏、華格納的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等...,對了,還有張艾嘉《你愛我嗎》復刻黑膠( 其中那首"最愛"真是好聽 ),反正就終日有音樂為伴,然後我突然想到一張唱片,特別回家將其找了出來,我想以這張片子來為 prophecy 1 的實力做個總結。 |
|||
|
|
||
1985 年 6 月荷蘭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任命義大利指揮家夏依( Riccado Chailly, 1953 - )成為下一任首席指揮,任期自 1988 年開始,這項任命當時是國際樂壇大事,代表這支鬱金香國度的音樂勁旅將在自己創團百週年時迎來第一位非荷蘭人的首席指揮...,其實夏依 1985 年 1 月 6 日才首次客席該團( 這場演出的演出曲目我一首都沒聽過...,包括義大利作曲家貝里歐( Luciano Berio, 1925 - 2003 )、佩特拉希( Goffredo Petrassi, 1904 - 2003 )及布索堤( Sylvano Bussotti, 1931 - 2021 )等人的作品...);1987 年夏依指揮大會堂管絃樂團為 DECCA 錄製了該組合第一批唱片,曲目有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及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等。 |
|||
這首《曼弗雷德》交響曲創作於第四號交響曲及第五號交響曲之間,我始終覺得這首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交響曲作品中獨立的存在,作曲家本人對它的態度亦相當曖昧( 為何不直接將之訂為第幾號交響曲呢?),這首交響曲在音樂會的演奏次數上顯然遠遜於柴可夫斯基最後的三首交響曲( 第四號到第六號交響曲 ),但唱片中的《曼弗雷德》交響曲的錄音卻不少,而在我手邊的黑膠唱片中,義大利指揮家夏依 1987 年指揮大會堂管絃樂團的錄音還真善放出獨特的魅力,這個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及配器仍保持其一貫的精彩,但在終樂章柴可夫斯基甚至讓管風琴加入演奏( 這是柴可夫斯基交響曲作品中唯一的存在 ),我就是想聽聽 prophecy 1能否輕鬆地讓管風琴和管弦樂團做出自在卻緊密的演出...。 |
|||
|
|
|
|
隨手在電腦的黑膠封面庫中翻出幾個《曼弗雷德》交響曲的錄音( 資深膠迷或許可以光看封面便知道指揮與樂團的組合...),證明我是真的喜歡這個作品喔! |
|||
嗯,儘管 prophecy 1 是書架式揚聲器,但或許是 n - compass 導波器外加全新先進低頻傳輸線出口 Laminair X 的功勞,聽大編制的《曼弗雷德》交響曲,那個音場寬度、深度,以及動態的下潛、低頻收尾的速度等還真不像是傳統書架式揚聲器可以表現的,特別是這些感動不用太大音量就可以感受的到...。對了,終樂章結束前管風琴加入演奏,prophecy 1 的整體真的有給他好聽到,至於有多好聽...還是您實際跑一趟南方聽聽比較實在...,真的。 |
|||
真是往前跨好大一步的 PMC prophecy 1 揚聲器,大推啊...
我知道這些年數位科技有多進步,但我更明白有些東西的前進其實是累積無數經驗和努力才有的成果...,"先進低頻傳輸線"多年來始終是 PMC 潛心專研的課題,只因為 Peter Thomas ( PMC 品牌擁有者 )相信此設計能讓揚聲器在有限距離便可唱出豐富、正確、有豐富層次的低頻,三十餘年過去了,PMC 終於將自己推到了這一步 --- 一個價格相對友善、體積不用太大、不用太大聲就有美妙好聲音的好設計,這些經驗皆集合在 prophecy 系列揚聲器身上,那怕是書架式的 prophecy 1的表現依舊不俗...。
PMC prophecy 1 書架式揚聲器,PMC 多項全新黑科技之使用,對擴大器友善,能忠實唱出前端器材的理性與感性,不大箱體,滿滿夢想與低頻,還有偶而會讓人不覺抬頭的極低頻表現,南方現貨試聽中,歡迎帶著您心愛的擴大器及音樂來做搭配試驗,南方自家烘焙好咖啡伺候中...( 預約試聽請先來電, 07-3364517 / 0966631326 ),等您喔! |
|||